中兴事件:美国一剑封喉怎么办,答案在完全自主的可重组逻辑芯片 | 联盟荐读

文 /陈茂田

记者 /邓丽君


“ 刘大力就是创新人才,是中国乔布斯式的创新人物 ” 。 2013年9月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召开中国 CPU 现状及多思技术调研会,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复良如此点评多思公司董事长刘大力。


当世界各地的民众在使用谷歌、 脸谱、 苹果等知名公司的网络进行社交、 办公或存储信息时, 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屏幕背后正隐藏着美国情报部门的身影。 可以说, 我们在网上的一举一动, 都可能被美国情报部门看在眼里,记在 “ 芯 ” 上。不久前发生的 “ 棱镜 ” 事件对于中国的教训是深刻的,它使人们认识到 “ 网络战 ” 不是电影的炒作,而是严酷的现实,建立新一代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已逐渐成为国人共识


但让张复良深感遗憾的是, 改革开放几十年, 电子工业最大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没有支持多思这样的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而总是跟在美国人后面。

早在 1985年,刘大力团队便开始研究今天被称为 “ 宏指令 ” 的 CPU 芯片, “ 宏指令 ” 设想与国际主流计算机体系结构完全不同,其源于中国古代数学成果——孙子定理,采用独创的宏指令集、可变超长指令设计方法和可重组逻辑设计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代原创信息安全 CPU 芯片,并于 2003年投片成功,同时通过 “863” 计划测试。


目前,多思芯片已开发成通讯安全模块,通过不同的接口,应用在固定电话、无线、卫星、 E1专线等产品,并已获得两个国密局批准型号,同时通过了国家安全部、公安部、武警等部门的测试和试用, 在安全性方面获得肯定, 并有批量采购。可以说, 多思技术在保密通讯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北京瞬联软件有限公司总工丁家鼎、 博士杨守中坦言, 一个一成不变的安全系统再安全也是 不安全的,多思技术的关键点在于,第一可重组逻辑,安全性强,非常有价值;第二,自主开发,它的正能量非常强大,对网络安全、信息主权的维护和保障都具有极大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吉人在上世纪 90年代曾负责组织了对刘大力这项技术的鉴定,证明实现了不同的密码算法经软件配置后, 在芯片内可重构的思想, 认为这种可重组思想比美国人提出和研究早了将近 10年,具有非常的创新精神。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翟起滨介绍,刘大力的MISC 技术充满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是原始创新,当年曾受到美国投资人的追捧,考虑到保护民族资产,才没有被获得准许。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多思 MISC 技术命名人张效祥当年曾嘱咐张复良, “ 宏指令是中国最好的, 是远超美国的,我委托你,无论在任何会上,都可以代表我表达意见。 ” 张复良讲到, “ 张效祥院士现已 96岁,还特别委托我转达一个意思,就是这一辈子支持 MISC 技术,终生不悔。 ”


此前, 多思技术屡遭非难, 除社会急功近利、短视和浮躁阻碍创新的发展外, 缺乏国家支持, 缺乏大资金支持,不能产品化、系统化等成为主要原因。从研发,到产品,到产业化,这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配套的支撑环境、操作系统、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等,建立如此系统工程必须举国家之力才能完成,这也是国家的责任。 大家纷纷表示, 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多思在中国信息安全体系中应该占据更高和更重要的位置。


“ 多年来信息安全受制于人,受限于人,受控于人,主要在于操作系统和 CPU 的问题。光引进消化吸收容易成惯性和依赖, 现在更重要的应是原始创新。多思技术超前和领先, 有了许多积累和沉淀,我特别支持多思安全芯片的发展。 ” 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中心总工郭晓雷如此表述。


国家信息中心网络安全部总工任金强直言, “ 我们是做信息安全的,深知现在重大安全问题发生在底层, 有些还无法解决。 所以, 要重视多思原创, 给平等条件, 给钱支持, 允许失败, 通过控制和优选,扶植出领先企业。 ”


多思技术已走过30年,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战略机会。张复良表示,中国要抓住机会,很可能成为后起之秀, 能超越。“我们的命题应该是建立中国的安全 CPU 为基础的信息安全体系, 而不仅是一个 CPU 的问题;它的特征是成为国家意志,而不是个体的意志。”他以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呼吁, 现在的信息安全现状已时不我待, 要将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工程作为大的整体项目,用“两弹”那种政治决策的成功经验,动员组织国家力量,采取专门的紧急措施来实施。


延伸阅读:

栋察 | 赵国栋:贸易大战,中国阵痛,美国长痛

栋察 | 赵国栋:贸易制裁,美国决心大,中国试应手

栋察 | 赵国栋:中美战火未燃,胜负已分

中兴事件:美国硅谷,中国空谷


【阅读推荐】

四倍农业猪联网数字富平

军民融合数人计划数字中国

数字生态论 | 数字经济要素的重构 | 联盟使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