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元宇宙大热背后的产业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 本文节选自刚上市《元宇宙通证》新书
元宇宙今年的大热,让大部分聚光灯都照在了沉浸式游戏这个单一应用场景上,以至于大部分人一度误认为元宇宙就是游戏、就是ARVR的沉浸式炫酷游戏。
这就像早期阶段的主流社会把互联网误认为就是电子邮件和网站一样。沉浸式游戏不过是元宇宙庞大体系中的消费元宇宙的细分场景,是人们对元宇宙的感观层面的标签化印象。随着人们对元宇宙认知九重境界(参见【干货】元宇宙认知的九重境界)的逐步深入,就会发现工业元宇宙和产业元宇宙是未来虚实共生和虚实融合元宇宙实现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又是智能物联网全面应用的主要成果。(严格从逻辑上来讲,元宇宙分成消费元宇宙、产业元宇宙、政务元宇宙更为科学,工业元宇宙应该是在产业元宇宙之下。但从创投界对互联网的实际讨论习惯来看,更习惯于按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分类进行,所以本文也继承了这一习惯性的划分方式)
由于近期网上关于元宇宙游戏的讨论文章已经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与此相关的吃、住、行、娱、教、购、旅、社交等消费元宇宙领域的内容,将另行专题解构。本文主要跟大家聊聊被忽视的工业元宇宙和产业元宇宙话题。 8月中旬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发布会数字替身“惊天之骗”事件,就是工业元宇宙的一次成功营销,虽然后来澄清只有14秒是数字替身。这次亮相从营销角度是成功的,但从工业元宇宙产品角度还是比较初级的,最大问题是实现这14秒效果的成本之高是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动用30多个美工和十几个程序员,制作周期至少以季度计,总成本估计高达数百万元。如果到了工业元宇宙的普及期,再做同样的效果可能只需要几千几百甚至几十元!
工业元宇宙 一次留给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工业软件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石,其本质是将经验知识以数字化模型或专业化软件工具的形式积累沉淀下来。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而工业元宇宙是智能高效打通企业的研发、制造、分销、终端客户反馈四大环节形成高质高效闭环迭代的关键!
工业元宇宙脱胎于工业互联网,狭义的工业互联网侧重于工业制造企业内部设备与设备、人与设备之间的互联和通信,包括企业内部的研发、生产、物流、管理等环节。而广义的工业互联网还会延伸到企业的上游供应链、下游的分销渠道及售后服务维修体系、外部合作伙伴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成四个层次,包括应用、平台、网络、边缘。
有意思的是,德国人认为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同一个词没有区别。我提炼并完善一下德国人的上述定义:把有计算能力的物理实体按互联网技术和标准互联起来,实现物的利益相关者对物的不同控制权限、不同信息共享权限、不同价值分配方式。
终极的工业元宇宙是去中心化的,产能全部数字化后,生产资源变成某种程度的公共资源(尤其是行业内通用性强的产线和设备),大部分品牌企业将轻资产化,品牌方只要根据元宇宙里的消费大数据,生成具体的产品设计任务,发包给设计公司,设计定型后品牌方将根据智能生成的预订单数向共享工厂下达订单,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据智能合约配置全国的经济库存和物流定单。这一切在工业元宇宙里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并行实施,全部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无缝高效衔接和流转。
工业元宇宙与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区别有三条:全生命周期虚实共生、企业和消费者智能高效闭环下的全息智能制造、智能经济体系。 工业元宇宙之全生命周期虚实共生:
工业元宇宙之全息智能制造:
工业元宇宙之智能经济体系:
工业元宇宙的大力发展,既是中国工业体系综合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也是解决人口下降劳动力不足的一剂数字化良方。
产业元宇宙 真正实现企业与客户的无缝闭环 互联网的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刚结束没几年,下半场产业互联网正方兴示艾之际,产业元宇宙伴随着元宇宙的大热又徐徐而至。工业元宇宙是产业元宇宙的子集,只是覆盖了工业制造领域,而产业元宇宙则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的全部产业。 我国拥有61个行业产业链的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如果每个行业都构成产业互联网,其数字化效率有个2~3%的利润或者效益提升,就产生1万多亿,如果股票市场市值去评估是20倍的话,那就值20万亿的上市公司市值。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说,元宇宙虚拟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超过物理世界的经济规模,这么一算,产业元宇宙又多出20万亿的市值
产业互联网的目的不是把一个行业做大,其核心是把行业效率提升!而产业元宇宙是基于产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之上所以目的有些相反,由于元宇宙内产业链内外关联度的大幅提升,产业和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了,将出现大量的交叉产业和新业态,因此每个产业都做大了。
产业元宇宙既可以按业态分为交易型、服务型和产品型,也可以按行业分文旅元宇宙、农业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工业元宇宙、餐饮元宇宙、家电元宇宙、医疗元宇宙等。 对产业元宇宙的解构可以有两大角度:第一个是从微观即具体产业来解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价值链、业态和要素组合,就像前面对工业元宇宙的简单解构;第二个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讲产业元宇宙的整体发展规律。
下面将主要从第二个宏观角度简单分析,微观具体细分产业的元宇宙会陆续另行撰文。由于现在的元宇宙只相当于1994年前后的互联网产业,所以一切才刚刚开始。按产业发展的规律,产业元宇宙也大致需要经历这几个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发展阶段、关键硬件性能的突破、平台发展阶段、应用发展阶段。
基础设施发展阶段和关键硬件性能突破详见(【干货】元宇宙六大技术支柱与六条科技财富之路)。产业元宇宙的平台发展阶段相比于消费元宇宙的基础要更好一些,因为各细分行业的专用软件平台相对成熟,只是需要在元宇宙经济体系的的引入、虚实共生的可视化、开放性等方面不断迭代。平台的大发展才会带来应用的大发展,产业元宇宙的平台层和应用层软件也需要不断降低使用门槛,以扩大使用面。
产业元宇宙的大发展,除了企业内和行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提升、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提升之外,最大好处是:自商业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企业内部研发生产和消费者反馈之间的断裂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这是大部分企业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要归功于元宇宙特有的物理产品的活化数字孪生给消费者带来的与厂商无缝实时连接的全新高效沟通方式及与此对应的元宇宙区块链经济体系。即消费者对物理产品的所有不满和建议都能通过物联网活化的数字孪生体与厂商进行高效沟通!
建立在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的产业元宇宙,在区块链生产关系变革的加持下、在沉浸式沟通的助力下、在无处不在的AI赋能下,无论其在物理世界、还是在虚拟数字世界、或是在虚实之间的协作效率,都将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END---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首批合作机构,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产融发展、资本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促进和传播服务工作,积极打造了数字生态运营服务体系,全力促进了大数据产业生态的建设与数字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