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东坡数字人”现身
《2023中国诗词大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大文豪苏轼以旷达的诗词风格著称,近千年来给许多人以精神上的慰藉。近日,在央视一套《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降临了一位神秘嘉宾——“苏东坡数字人”,以“历史情景再现”的形式为选手出题,并和现场的主持、选手进行了实时互动。“苏东坡数字人”的出场,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并带着我们体验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舞台魅力,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那么,“苏东坡数字人”到底如何出现,他有哪些特点,未来他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到我们这个时代呢?
“苏东坡数字人”的研发
“苏东坡3D写实数字人”由中华书局古联公司联合元宇宙生态链企业北京谛听视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进行了将近一年的研发,历经几十次研讨打磨及版本迭代打造而成。
基于古联公司70多亿字的古籍大数据资源,团队为“苏东坡数字人”研发了人设数据库并进行了相关知识图谱的开发工作。根据知识图谱提炼出了苏东坡的角色样稿,基本确定他的外貌特征、不同阶段的服饰以及习惯性动作等。在样稿的基础上绘制原图、建模,然后由专家团队进行研讨,给出专业建议,最后技术团队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使“苏东坡”动起来。
“苏东坡数字人”的特点和作用
数字人诞生即拥有天然的流量优势,更容易满足Z时代跨次元审美及身份投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虚拟数字人需要内外兼修,才能赋予强大的生命力。
“苏东坡数字人”运用“文化+科技”的手段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用大众能听懂、理解的方式进行宣传,有助于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化合”效果。
在腾讯研究院、腾讯云智能和创业黑马合作出品的《数字人产业发展趋势报告(2023)》中表示,“数字人的最终服务对象为C端用户,在B端的应用领域从电影动画向广告营销、电商直播、虚拟偶像等领域不断扩展。未来,以虚拟分身为代表的应用潜力巨大。”
“苏东坡数字人”还与观众分享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快意;和选手们谈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美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时空对话。
苏东坡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其丰富而精彩的一生为后代留下了大量生动活泼的故事,用这样一位千古名人的数字形象来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中国形象的亲和力、中国话语的说服力,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苏东坡数字人”已在多个场合亮相
目前“苏东坡数字人”的落地场景有:
2022年9月23日,“苏东坡数字人”在中华书局百十年局庆上亮相;
2022年11月5日,发布了用于新媒体传播的卡通版苏轼表情包;
2022年11月28日,与真人同台主持“第五届伯鸿书香奖”颁奖典礼;
2023年1月29日,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亮相。
接下来“苏东坡数字人”将在第十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中与大家见面。
“苏东坡数字人”与演员扮演的黄庭坚再度重逢,让人感到二人的感情依然如此真挚。
“苏东坡数字人”相关产品的未来规划
“苏东坡数字人”是中华书局以“文化+科技”的手段提炼和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尝试,更是首次基于中华文化古籍大数据对真实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复活”的创举。下一步中华书局将加强对“苏东坡数字人”的人工智能训练,为其“赋魂”,从而让“苏东坡数字人”像真正的苏东坡一样去认知、思考、表达、行动,最终实现苏东坡在数字世界的“复活”。
接下来,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将调研海内外人们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中华文化人物,综合考虑时代、年龄、外貌、性格、成就等不同维度,选出最能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贤,开发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数字人,逐步形成“中华文化数字人”矩阵。同时,以数字人为基础,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相关故事,在科技加持下进行现代化表达,逐步搭建起“中华文化元宇宙”。通过对全新内容与场景的打造,真正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首批合作机构,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产融发展、资本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促进和传播服务工作,积极打造了数字生态运营服务体系,全力促进了大数据产业生态的建设与数字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关村大数据
产业联盟
数字生态联盟
关于我们
联盟动态
热点活动
认证专区
加入联盟
联系我们
联盟简介
联盟负责人
联盟理事会
联盟秘书处
联盟新闻
往期活动
理事长单位
副理事长单位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